雖然完全不合這個網誌原本設定的性質,
但是因為個人工作涉獵了一些再生能源產業的東西,看了影片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...
這影片有點出許多好問題,但也有很多挺核的地方過於武斷,
尤其是再生能源的部分他否定風力跟太陽能的理由太薄弱也太主觀。
另外,"犧牲少數人來成全多數人"也是典型多數暴力的思維,我無法苟同

核能只是電力供給的一種解決方法,這辦法到底好不好,則取決於人們對於供電的評價標準
---哪種才算好的發電? 最有效率? 最便宜? 還是最安全?
為了穩定的電力供應來維持日常生活及企業運作,
你願意承擔高額的電費補償,還是機率微小但一發生就是大毀滅的風險?
這問題見仁見智,只是得先確立評估的價值基準,才說得上哪種發電方法好,以下純屬個人見解。

風力與太陽能現階段的不足不代表這些替代方案不可行

就我所知,風力發電有很多種形式,場地是個問題,但也有離岸發電等方案,難題則在於運營跟維護成本;
同樣的,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電池都在製造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 (結晶矽電池製造過程中要把矽提純所以耗能)
不是所有太陽能電池都有劇毒(我想他可能想強調CdTe類成分有毒);要比可能的毒素汙染核能也是勢均力敵
目前的太陽能電場因為發電效率差,的確需要很大的面積 (但絕對沒誇張到全美國面積=一座101的用電量)
但方法不是只有一種, 
也有很多人在研發不靠矽的薄膜電池、轉換效率潛力很高的砷化鎵、
嘗試BIPV(在建築外牆上作太陽能表面積可想而知會非常可觀).
..
只是都在光電轉換效率以及伴隨的成本問題上掙扎

這個產業現在主要的瓶頸不在於什麼胖子問題,
而是價格殺破底但需求不振成本也降得不夠快--發電效率提升速度不夠、終端需求起不來,
為了跟中國大量劣質品競爭,整個市場供過於求,做了一堆沒人要還不知品質到哪能用多久不知道的東西
而台灣相對低廉的電價也使各種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更難以達到"grid parity" (發電成本與市價相等)的基本競爭條件 

"目前沒有更好的選項" 不等於 "只能先接受這個選項"

綠色能源是一個長期必然的方向,如果因為目前沒有比核能更好的選擇,
寧可用"出事機率不高、發電效率很高"的核能 而放棄"發電效率尚低但相對安全很多"的再生能源,
"
無奈地維持現狀"而不思提升誘因機制,
我想是一種抱著僥倖,顧著現階段的經濟成長而把環境危機拋諸腦後的心態, 
不但對促進改善無益,反而抑制了替代方案的進步速度。
目前沒有更有效率的方案不代表我們就非得濫竽充數,
應該要設立一個門檻線---任何辦法若達不到這個基本要求,就根本不該列入考慮。

合理的誘因才能善用市場機制促進替代能源技術提升

我比較相信應該從調升電價、停止給大企業廉價的電力補貼、提高再生能源躉購電價開始做起,
並把環境污染、每單位發電所需面積等等列入評比,才能讓大家正視用電的代價

再生能源需要更好的培養環境,要給足夠的誘因,
才可能讓市場不只顧著當下利益,目光短淺去"無奈"選用火力跟核能
而是花更多心思去思考如何提高用電效率、省電措施、把資源跟心力用在如何提高再生能源的技術上
不管是風力、水力、生質、太陽能、改良版的CPV、還是光熱的CSP..
要把環境成本外部化的心態丟掉把短期經濟利益的偏好放下, 
才可能用合理的計價單位來理性評估核能不核能的成本效益
---不論是資金/能源使用效率的經濟觀點或是環保觀點都一樣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s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